今年的欧洲三大电影节,整体关注度都不高,但业内却给以高度的评价,认为是最具包容性的一年,比如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是来自泰国的电影《记忆前世的人》,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《蜜蜂》来自土耳其,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是来自美国索菲亚·科波拉执导的《再某处》。
为何突然有此类言论,这归功于最近好莱坞正在进行的的诉讼案,联美公司与黑石集团的正面交锋,虽然是商业纠纷案件,但折射出好莱坞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,那就是过度商业化。
所以来自欧洲的媒体就趁机抛出此类观点,维系电影艺术的地区在欧洲而不是美国,从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近几年全球化加快,已经具备挑战奥斯卡的实力。
欧洲三大电影节其实在规模上并不亚于奥斯卡,但在受关注受追捧的程度上却始终不如奥斯卡。欧洲的普通民众很多都喜欢收看奥斯卡,但美国民众对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却知之甚少,很多人并不知道有这么些电影节。
当然了,这也不能说明什么,美国人并不代表全世界,而且他们当中拥有护照的人不足三成,可以说是一帮没见过世面的家伙。
所以欧洲人总是把美国人形容成一群粗鄙的暴发户,哪里懂什么艺术。
不可否认,在这些方面,欧洲的确做的相当不错,几乎垄断全球奢侈品市场,同样是一个包包,一瓶香水,价格差别可以让人抽筋。
但偏偏在电影方面,就是玩不过美国人,看看目前影史最卖座的电影,没有一部是来自欧洲自产的影片,问题出在哪里,这真不符合作为世界电影发源地的名头。
于是乎,就有了商业与艺术电影的争论。
说到底还是欧洲人自傲又自卑的情绪在作怪,商业上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好莱坞,只好将“艺术”这块招牌竖立起来聊以安慰。
相比建国不到三百年的美国,欧洲可是有几千年的历史,足够支撑他们用看“乡巴佬”的目光看美国人。为了和粗鄙的只知道赚钱的美国人区别开来,欧洲的“艺术家”们自然要装得高雅一些。
有如此想法并不奇怪,否则该怎么继续保持该有的体面。
何况,他们感到气愤的事情远不于此,今年来自好莱坞三大导演,没有一个参加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,他们赚欧洲人的钱,却不履行义务,简直不可原谅。
古旋风这下真百口莫辩,干脆躲在片场不露面,斯皮尔伯格干脆跑到澳大利亚度假,至于卡梅隆直接从公众视野消失。
“这种道德绑架行为不可接受,古旋风出席过几次欧洲电影节,并不是毫无感恩的举动,并不能每年都要求他出席,请记住,不能强制任何人做任何事,这是最普世的价值观。”——《好莱坞报道》当然要为自家老板辩护。
这家好莱坞最大娱乐报纸,开始恢复往日的锐气,通过线上订阅和数字经济模式结合,终于有了适应时代的造血功能,而有今天的重生,真多亏拥有一位伟大慷慨的老板。
只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,古旋风是收到邀请函,只是懒得动弹,才没有出席,这怎么洗地,都无法洗干净,总之一句话,他就是不重视,甚至看不起。
但古旋风也有话说,他对任何电影颁奖典礼都一视同仁,只是区别在于当时的心情和时间安排,多他一个少他一个问题不大吧。
而面对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媒体的质疑,美国媒体当然要反击,认为好莱坞没有成立发展国际电影节,就是在顾及欧洲电影的脸面。否则,以好莱坞庞大的财力和影响力,很容易就能掌控这个奖项领域。
言下之意就是别把好心当成驴肝肺,不然让你们没的玩。
媒体打口水仗,并不影响好莱坞电影继续收割欧洲观众的韭菜,目前在欧洲院线上映的影片,依旧是好莱坞电影占据大头,就是好看,你能怎么办。
“你是不是应该公开回应一下,欧洲也是重要的电影票仓,再说,这事是你失礼在先。”伊万卡也感觉自己老公做的不地道,人家真心实意的邀请,却连个人影都没见,面子当然有些过不去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重生武大郎:最强帝王系统 一首军中绿花,唱哭边境两万里 结双修印后,仙君他真香了 巫师:真理之国 运转红皮书 商女重生让侯府彻底败落 大事不好!男主们全对我恋爱脑 女尊:首富她人美钱多太迷人 不是,让你跟校花分手,你真分? 一票人都有金手指,那我干嘛? 她披金戴银归来 漂亮亲妈觉醒,在年代文养崽驯夫 开局来到旧石器时代 领主:开局收获两名天才少年 我就是你们的天敌 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裂 仙愿 高温末世:变成蚊子后美女见我都会有水 重生之我替男神保驾护航 宿主动情太深,攻略对象要疯